2013年10月—2014年1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为全面了解遗址文化内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至2017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连续进行了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1700平方米。
罗家冲遗址位于湖南省宁乡市青山桥镇青山社区一组,地处沩水支流楚江上游北岸的二级台地上,东北距宁乡市区约77公里。周围地形为低山、丘陵环绕的山间盆地,楚江自盆地中部穿境而过,遗址现存面积约25000㎡。
F1为一处大型红烧土建筑遗迹,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开口于④层下(局部开口于②层下),东西长约31米,南北进深约7米。西部是由东西向的红烧土堆积及南北向两条红烧土堆积构成,三条红烧土堆积均呈条带状,宽约3米,边线分布规整,内部为黄灰褐色土,东部分布有南北向、东西向基槽各一条,宽约0.8米,深0.55—0.7米,南北向基槽口部被破坏,不甚规整。北部和东部边界分别被大园塘和近现代晚期沟破坏,从现存部分推测其平面格局大致分为三开间,每间跨度约6.5—9米不等,时代推测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经前期调查和两次考古发掘,主要发现了商末周初共存的大型地面式房屋建筑基址(F1)、壕沟、祭台等重要遗迹以及新石器时代末期至早商时期的大型回廊式建筑基址(F2)一处。另清理了一批祭祀坑(或为二次葬)、灰坑、井、沟、灶、红烧土堆积以及与F2分布于同一层面的柱洞群。
壕沟:分布于发掘区北侧T0205、T0305、T0405探方内,开口于④B层下,已揭露部分平面形状略呈弧形,走向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目前揭露部分长30米,上部沟口不甚规整局部被破坏,外侧沟边宽3.1—5.6米,内侧沟边2.2—2.75米,底宽1.1—1.4米,深1.35米。G1内填土堆积共分为4层:①层:灰褐色细沙土,质地疏松,包含青石块、草木灰、碎陶片等。②层:黄灰色沙土,质地略硬,包含少量碎陶片。③层:灰褐色细沙土,质地疏松,包含石料、碎陶片等。④层:青灰色粉沙土(夹杂黄色粘土)局部为黄褐色细沙土质地坚硬呈块状,土质致密,包含草木灰、陶片等。综合钻探及发掘情况可知,该壕沟延伸至遗址东侧后向南转折,整体呈曲尺形。从其走向、分布位置分析,推测其功能为壕沟。
祭祀台:位于发掘区北部,开口于④层下,残存形状近似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2米、东西宽约6米。通过解剖可知,堆积层次分为两层:第①层:浅黄色沙土(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厚约30—50厘米。第②层:灰褐色土(含红烧土颗粒、炭屑等)厚0—30厘米。在解剖发掘中,在第②层灰褐色堆积底部发现部分碎陶片,呈东西直线分布。推测可能为祭祀台建造时奠基所用。
西安仪器 | 天津生物科技 | 河南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