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永利总站服务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辽宁省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发现燕州城山城遗址

发布时间:2018-09-13 人气:

  唐代门址长7.6米、宽5米、残高0.4~2.8米,方向305°。在高句丽时期门址基础上修建,门道路面不完全铺石,破坏比较严重,仅存门道南侧宽约2米的范围。门址南、北、东三边发现有沟槽,沟槽内发现有木炭痕迹。西端虽然没有发现沟槽,但是发现有南北向分布的木炭痕迹。门道南侧路面上发现有席子一类的编织物痕迹。在门址中部偏西处的铺路石上有三处圆形小坑,当为城门位置所在。其中两处靠近门址两侧墙壁,相距4.1米,对称分布。另一处则位于门址中部偏南,较上一组位置向东后移0.8米。在南侧两处圆坑附近都出土有排列有序的门钉,靠近南侧墙根位置出土的门钉较大,长度为25厘米,不附带贴片。而出土于门道中部偏南的圆坑附近的铁钉则较短,长度为1 6厘米,且附带有贴片,出土时成长方形分布。表明门道中有大小两种门。出土遗物主要集中于门道南侧宽约2米的范围内,全为铁器,除和城门有关的铁钉之外,主要是大量的武器和甲骑装具。另外门道还出土一枚“乾元重宝”钱币,为门址的断代提供重要参考标尺。 
  该城随山就势而建,东高西低,东、西、北三面用大石块砌成城墙,南侧临太子河,全城周长2500米。北部墙外坡势较缓,为利于防守,此段不但城墙高耸,而且还修有突出墙体的马面建筑。城内制高点建一方形指挥台,俗称点将台,高约8米,周围有墙,称内城。该山城筑成材料为就地取材,多用青色“楔形石”砌筑,石材皆经走斧,砌工精细,大头向外,尖端向里,墙心内部用石条横压。由于其重要历史价值,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5~12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城门址1处,马面5座、马道1处。出土高句丽到辽金时期的陶、瓷、石、铁、铜、骨等材质的遗物300余件。
  城门址位于山城的西南角地势最低洼处,南临太子河,是唐、辽、金不同时期门址相互叠压形成的。门址两侧发现有高句丽时期用楔形石修筑的城墙。北侧城墙弧形向西北延伸至山崖,长1 2米、顶部残宽4.5~5.5米。
  燕州城山城座落在辽宁省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东的石城山上,是四世纪初,高句丽占据辽东时所建。即高句丽白岩城,唐代改称岩州城,俗称燕州城。
  辽代开始在内城外加修瓮城,门址在唐代门址基础上修建,并在其北侧西端(城外)用不规则石块修筑门垛。瓮城平面近三角形,门道和主城门道相对,中间以铺石道路连接。瓮城门道宽1.75米、残长9米、残高0.5米,路面铺石。瓮城门址南侧城墙和高句丽时期马面连接,北侧和山崖连接。墙体内外石筑,中间填沙土。南墙宽1 0米、长6米,北侧没有完全发掘,宽度不详,内侧墙体长8米。内城门道东侧修筑有台阶式道路,道路南端被明清灰坑打破。门道出土大量北宋时期的货币以及辽代白瓷残片。
  金代门址在辽代门址的基础上修建,长8.5米、宽2米,方向270°,门道为沙土路面,两侧略高于中间。门道西端两侧用方砖和条砖修筑有一长方形门墩,和门墩等宽的范围铺设有河卵石。门道出土有铁质构件一套,出土大量辽金时期陶、瓷残片以及较多宋、金时期货币,其中有少量的“正隆通宝”和“大定通宝”。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
西安仪器 | 天津生物科技 | 河南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