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钟镇的二道井子遗址位于老哈河西侧,占地3万平方米,经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2009年的发掘,了解到这是一处外围建有土壕和夯土城墙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坡岗型遗址。已揭示出100多座地面起建的房址,许多房址三两成组,围蔽于院落中。尚有灰坑和埋葬遗迹,并出土了陶、石、骨、蚌、钢等各类遗物。在已发掘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这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如此之多的土质遗迹被逐一清理出来,这在国内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是少见的。通过这批弥足珍贵的田野考古资料,可清楚地了解当时建筑技艺所达到的水准,更可通过道路和院落等遗迹确认相关遗存的共时性,乃至探索整个遗址的布局结构,对当时的社会亦可做出一定的解读。同时,在老哈河以西的区域,以往所见规模较大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坡岗型遗址往往被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叠压和破坏,而二道井子遗址则无此类现象,这一『例外』当反映了该遗址在夏家店上层文化先民心目中的某种特殊性。总之,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为深入研究燕山南北地区的古文化提供了新的认识起点。
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自2009年4月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揭露面积5200平方米,清理环壕、城墙、院落、院墙、房址、窖穴、墓葬等遗迹单位300余处,出土陶、石、骨、铜、玉器及毛、草编织物等1200余件。
二道井子遗址文化内涵单纯,文化堆积深厚,建筑遗迹保存完整,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保存极佳的“地面”为研究不同遗迹之间的共时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环壕、城墙、院落、房址、窖穴、道路等建筑构成的聚落,为探索当时的聚落形态及社会组织结构设立了新的平台。多层叠压的房屋预示这一遗址存在着早晚相互衔接的不同时期的聚落,由此可以考察同一遗址不同时期聚落形态的变化,进而复原整个遗址从修建至最终废弃的过程;采集的土样及出土的碳化有机物质也可为探索当时的经济形态、自然环境及入地关系提供有益证据。
考古勘探和发掘的结果表明,二道井子遗址由围绕城址四周的环壕、城墙和城内建筑遗迹构成。遗址内有2座半地穴房址和147座地面式建筑,除少量房址存在祭祀功能外,其余大部分房址均属于实用功能的居住建筑。房址周边散落窖穴149座。遗址出土陶器以筒腹鬲、鼓腹鬲、罐型鼎、豆、罐、三足盘、大口尊、瓮、小陶杯等为大宗;石器数量巨大,有斧、刀、铲、镞、锛、饼、球、槽、臼、杵、磨盘及磨棒等;骨器有磨制精致的镞、锥、铲、针、笄,另还见有为数不少的卜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