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文殊山共有大小寺观三十多所:属于道教者约占三分之二,佛教庙宇仅有千佛楼、观音阁、地藏寺、文殊寺,睡佛寺等十数处。清人《重修肃州新志稿》记载:“山峡之内,凿山为洞,建屋为寺,俗称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 一般认为,文殊山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 433)。现存元代泰定三年(1326)所建《重修文殊寺碑》记:“所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经八百年矣”。从公元1326年上溯八百年,为公元526年,时在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在此以前,酒泉属十六国前凉统治,后西凉李嵩在酒泉建都,接着又为北凉沮渠蒙逊的属地。北魏灭北凉后,酒泉即隶属北魏版图。所有以上这些朝代,都是佛教盛行时期,文殊山离酒泉不远,自然有兴建石窟佛寺的可能。现根据美术史专家史岩等调查,将文殊山属于早期石窟造像略述于后。
前期洞窟塔庙窟平面呈方形,塔柱上下收分,塔柱上栏围绕塔柱一周绘圆券形天宫和凹凸形凭台,天宫内露出半身菩萨。下栏仅正面开一圆拱形龛,其余三面绘制壁画。甬道顶部绘斗四平棊,多为忍冬纹,出现对鸟纹和二飞天。四壁壁画分栏布局,上栏绘圆券形天宫和凹凸形凭台,天宫内露出半身菩萨,中栏或绘千佛,中现说法图,下栏脱落不清。佛殿窟平面方形,四壁角圆弧,近乎平顶,正壁开一龛。窟室右壁残存底层壁画,绘一铺说法图。禅窟纵长方形,纵券顶,左右壁各开四个小禅室,正壁开两个小禅室,无壁画。
酒泉文殊山石窟,位于酒泉城西南肃南县境内,现存文殊山石窟分为前山区和后山区。前山区残存早期洞窟10余座,其中中心柱窟4座,后山区残存洞窟100余座,早期洞窟形制包括塔庙窟、禅窟、佛殿窟,可分为前、后二期。后期洞窟皆为方形平面、拱形门道、券形甬道顶的中心柱窟,塔柱上下收分。塔柱分为两层或只有一层,分两层者上层绘天宫和凹凸形凭台,天宫内露出半身菩萨,下层每面开一龛。前山千佛洞壁面分栏布局,上栏绘千佛,中栏绘十方诸佛,每壁八立佛和二坐佛。右壁中间绘一佛二菩萨说法图。下栏绘供养人行列、忍冬纹和三角垂帐纹。
文殊山的寺庙壁画,同样也是唐、元、宋、明、清,各代均有增续和发展,而昌盛之时,当属隋唐五代。从1988年清理的果园乡西沟隋唐墓的模印画砖的技法风格来看,这种半浮雕式的主体人物和动物造型,除内容题材更加面向现实,技法更趋纯熟外,其风格还与当时西亚波斯国的文化艺术风颇相类似。证明了隋唐之际,西亚文化艺术已在河西酒泉得到交流。因此,石窟寺庙艺术的发展,是与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的交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