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郑绍华、黄万波教授等研究者分折,“巫山人”遗址中出土了116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华南动物区系的毛猬、斑蝠、优飞鼠、狨鼠、笔尾树鼠、犀、貘等;也有西南区的代表:中华鼩猬、肥鼩、印度长尾鼩、攀鼠、大耳姬鼠、打金炉中华绒鼠等;还有属于华北生境的刺猬、小飞鼠、沟牙鼯鼠、鼠平、模鼠和转角羚羊等。刘东升院士据生物群落研究认为“巫山人”生活时期的生态环境是一南北过渡型的动物区系。
巫山人及其文化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1)龙骨坡石制品的发现证明了巫山发现的下颌骨和一枚牙齿是属于人的,因为只有人才能制作工具,龙骨坡发现的石制品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龙骨坡既有古人类化石,同时又有他们创造的文化遗物。
(2)巫山猿人和他们制作的石制品是目前我国乃至于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遗物出土的说明巫山猿人曾在这里制作工具,肢解动物,龙骨坡是一处早期人类生活的遗址。
(3)除巫山猿人及文化以外,在中国北方河北省的泥河湾发现过近200万年以前的石器,但未发现人类的材料。从两个地点文化组合和内涵看,南北两个地点文化差异很大。即在200万年以前我国的旧石器文化可能就有南北两地的差别,并一直延续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颇值得思索和研究。
(4)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国际和国内的专家们有不同看法,其中流行的说法是人类起源于非洲,中国的早期人类是从非洲来的。龙骨坡猿人和文化遗物的发现为人类起源多中心说增加了证据。
经过多年研究,对出土石制品的人工性质已得到确认,已发表的初步报告描述了手镐、薄刃斧、手锛和砍斫器等工具。引人兴趣的是,有些薄刃斧是用“孔贝瓦(Kombewa)”石片加工的。这种石片可能与一种很少见的修理台面技术有联系,是非洲阿修尔文化的标志之一,在我国南北方的一些旧石器初期工业亦有发现。这对于了解非洲与东亚的史前文化脉络提供了珍贵的对比依据。
古人类学家顾玉珉曾对“巫山人”化石作过研究,认为巫山标本(第四前臼齿和第一臼齿)不如北京猿人的相应牙齿圆凸;齿根比北京猿人的略长;第四前臼齿的两个齿尖的相对位置比北京猿人的稍远;后凹(根座)也比北京猿人的略大;第一臼齿的第5齿尖不像北京猿人那么居中,而是稍偏颊侧。她认为这些原始现象说明了“巫山人”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原始性质。正因如此,有学者认为“巫山人”的分类地位应归入古猿。
(1)龙骨坡石制品的发现证明了巫山发现的下颌骨和一枚牙齿是属于人的,因为只有人才能制作工具,龙骨坡发现的石制品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龙骨坡既有古人类化石,同时又有他们创造的文化遗物。
(2)巫山猿人和他们制作的石制品是目前我国乃至于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遗物出土的说明巫山猿人曾在这里制作工具,肢解动物,龙骨坡是一处早期人类生活的遗址。
(3)除巫山猿人及文化以外,在中国北方河北省的泥河湾发现过近200万年以前的石器,但未发现人类的材料。从两个地点文化组合和内涵看,南北两个地点文化差异很大。即在200万年以前我国的旧石器文化可能就有南北两地的差别,并一直延续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颇值得思索和研究。
(4)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国际和国内的专家们有不同看法,其中流行的说法是人类起源于非洲,中国的早期人类是从非洲来的。龙骨坡猿人和文化遗物的发现为人类起源多中心说增加了证据。
经过多年研究,对出土石制品的人工性质已得到确认,已发表的初步报告描述了手镐、薄刃斧、手锛和砍斫器等工具。引人兴趣的是,有些薄刃斧是用“孔贝瓦(Kombewa)”石片加工的。这种石片可能与一种很少见的修理台面技术有联系,是非洲阿修尔文化的标志之一,在我国南北方的一些旧石器初期工业亦有发现。这对于了解非洲与东亚的史前文化脉络提供了珍贵的对比依据。
古人类学家顾玉珉曾对“巫山人”化石作过研究,认为巫山标本(第四前臼齿和第一臼齿)不如北京猿人的相应牙齿圆凸;齿根比北京猿人的略长;第四前臼齿的两个齿尖的相对位置比北京猿人的稍远;后凹(根座)也比北京猿人的略大;第一臼齿的第5齿尖不像北京猿人那么居中,而是稍偏颊侧。她认为这些原始现象说明了“巫山人”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原始性质。正因如此,有学者认为“巫山人”的分类地位应归入古猿。
“巫山人”是1984在重庆巫山龙骨坡发现的,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的西南庙宇镇(大庙)龙坪村的西南坡。出土地点属洞穴堆积,含人类化石的层位为砂质粘土夹角砾,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古地磁等测定为距今204万年前。当时发现包括一门齿和一段带有第四前臼齿和第一臼齿的下颌骨。两件石制品——一件为安山岩制成的砍砸器,另一件是石英岩石锤。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
但由于化石比较残破,对其分类在学术界仍有分歧,巫山的发现众说纷纭,争论不断。巫山考察队于1997~1999年第二阶段的工作中除发现更多的动物化石以外,又发现了20余件以石灰岩为原料打制的大型石制品,2003~2006年第三阶段的工作中除发现了重要的哺乳动物化石(如巨猿)外,又发现了大量的以变质灰岩为主的石制品,其中有的石器制作得很精致,有的石片打制得很典型。这些发现使巫山猿人及其文化在国内外得到公认。
英国古人类学家Bernard Wood和Alan Turner指出,龙骨坡人类化石有两个重要意义。它不仅表明人类在亚洲出现的时代很早,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一种可能比直立人更加原始而和迄今只发现于非洲的匠人(Homo ergaster)类似的人(Bernard and Turner,1955)。法国考古学家艾瑞克·博依达在《关于龙骨坡最新研究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所指:最早来到东亚的不是直立人,而是古猿。因为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动物世界,所以非洲300百万年前的古猿类也完全可能向亚洲扩散。
总之,中国长江三峡地区“巫山人”遗址的发现,被学者认为是“最近20多年来东亚早期人类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其化石、石制工具和人工打碎的兽骨以及其古老年龄(200万年),对人类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英国古人类学家Bernard Wood和Alan Turner指出,龙骨坡人类化石有两个重要意义。它不仅表明人类在亚洲出现的时代很早,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一种可能比直立人更加原始而和迄今只发现于非洲的匠人(Homo ergaster)类似的人(Bernard and Turner,1955)。法国考古学家艾瑞克·博依达在《关于龙骨坡最新研究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所指:最早来到东亚的不是直立人,而是古猿。因为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动物世界,所以非洲300百万年前的古猿类也完全可能向亚洲扩散。
总之,中国长江三峡地区“巫山人”遗址的发现,被学者认为是“最近20多年来东亚早期人类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其化石、石制工具和人工打碎的兽骨以及其古老年龄(200万年),对人类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