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在海南三亚起航,开启了我国首次深海考古。借助载人深潜技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突破了我国水下考古以往大多集中于40米海域工作的局面,达到了1000米的深度。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看来,这次中国载人深潜技术与水下考古的首次联合,实现了中国深海考古“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开启了全新篇章。
姜波表示,水下考古离不开科技进步。首先,人类的潜水能力有限,水下考古作业深度通常不超过30米,而借助载人深潜技术,可大大拓展水下考古的空间范畴。其次,中国海岸线水体能见度不是很好,特别依赖探测技术如声呐、光学、磁力方面的设备。只有在探测技术方面不断突破,才能实现水下考古由浅海向深海的迈进。第三,出水文物的保护处理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些水下文物非常脆弱,这对保护技术及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近年来,水下考古的学科理念迅速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海防设施等新的学科领域全面铺开,水下考古正在从单独的沉船打捞上升到立体化的学科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水下考古经历了从无到有、后来居上的跨越式发展。从人员到装备到技术到科学理念,从引进、发展到向外输出,无论是多么先进的技术,对于考古这项事业而言,最关键的仍然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锻炼。”姜波说。
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2009年9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依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看来,我国水下考古近40年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时间点,那就是2007年“南海Ⅰ号”沉船打捞,这是在国际水下考古学界率先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技术的里程碑式的创举。“南海Ⅰ号”沉船打捞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其经历了沉船发现、水下调查、整体打捞、室内发掘、文物保护等阶段。与此同时,从形式到内容,“南海Ⅰ号”考古发掘和保护工程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创新亮点。
30年来,我国已确认241处水下文化遗存(不含港澳台数据),其中水下文物点97处、沉船115处,时代以宋、元、明、清为主,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兴衰过程基本一致。姜波表示,南海是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开发的一片海域,从水下考古成果来看,早在汉代就与海外有交流,唐宋时期开始有直航航线,到了晚唐五代,西沙就有了航海遗迹。“近两年我们通过对南海的金银岛和珊瑚岛做的考古调查,发现了中国沉船遗迹,也发现了中国运往东南亚的瓷器、建筑石材、雕像等。可以说,南海水下考古工作,对于捍卫我国海洋主权具有重要意义。”他说。
在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最早源自近代水下考古学的西学东渐。而水下考古工作更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事业。由于上世纪80年代南海海域的一桩商业盗捞导致我国水下文物流失,使得业界学者认识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1987年3月,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同年8月,广州救捞局联合英国商业打捞公司发现“南海Ⅰ号”沉船;同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成立。1987年发生的这3件大事,成为中国水下考古诞生的重要标志。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