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永利总站服务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河南省禹县的钧台八卦洞窑址发掘钧釉瓷花瓶

发布时间:2018-01-22 人气:

  钧窑窑变色釉的形成在于它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从釉的化学组成来看,磷、钛、铁、钙含量均较高,是其液相分离和产生微气泡的主要原因。另外钧窑釉属高硅、低铝、富磷玻璃相。富含硅的球状小颗粒悬浮在连续玻璃介质中,此小颗粒称分散相,粒度介于40~200毫微米,比可见波长要小得多,能按瑞利定律散射短光波,使釉呈现出莹润似玉的蓝色乳光。因之钧窑瓷的乳光效果较好。钧釉中的红色是还原铜的呈色结果,红釉中含0.1%~0.3%的氧化铜(CuO)。蓝色釉中,氧化铜的含量极低,只有0.001%~0.002%,与一般的釉中的含铜量差不多。紫色釉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釉的紫斑是由于在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钧窑瓷的另一特点是在釉面上经常出现流动状的细线隐纹,犹如“蚯蚓走泥纹”。这是因为钧瓷系二次烧成且釉特别厚所造成的。釉层在干燥时或在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黏度较低的部分釉质流入孔隙填补裂痕,就形成了“蚯蚓走泥纹”。这是鉴别真伪钧窑瓷的标准之一。

  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对釉中的色剂加入量、基础釉的化学组成、窑内温度、烧成气氛和冷却保温时间等因素都十分敏感,稍有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颜色,故有“十窑九不成”和“生在成型,死在烧成”的说法。但如烧造过程都合乎正常要求,釉的乳浊度和铜的呈色在窑内发生复杂的交错变化,就会使釉色变得极为绚丽多彩。这种窑内的釉色变化称为“窑变”。钧窑的奥秘就在于窑变。

  钧窑烧造的陈设用器,往往在底部刻有从一至十的数码,过去有几种解释和推测,但均欠准确。钧台窑址发掘后,基本上解答了这一问题,即数字与器形大小有关,数字愈小,器物愈大。

  钧窑红釉的大量出现,结束了青色釉的统治地位。从色釉瓷的发展来看,这是一重要的事件,为中国制瓷工艺、陶瓷装饰和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把钧窑,特别是其中的陈设瓷定有北宋末期作品。各地博物馆展柜陈列的钧窑陈设瓷均标明为北宋时期。近半个世纪以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钧窑始烧于金代,而绝大多数陈设瓷烧制于元、明时期。2004年在禹州制药厂工地元、明地层中出土大量钧窑陈设瓷,彻底动摇了钧窑始烧于北宋的错误认识。

  钧窑位于河南省禹县,已发现147处窑址,其中山冈地区144处,以神垕镇为中心,平原地区仅3处。县城内的钧台(八卦洞)窑址经发掘证实,是一处重要窑。钧窑因此而得名。钧台亦称夏台,传说是祭祀禹王的地方。夏启袭位后,曾召集众部落首领在此即位。钧台旧址今尚存。

  钧窑始烧于金代,元代继续生产,且范围扩大,不仅在河南瓷窑数量显著增加,而且还影响到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在明代有些窑仍在生产。

  钧釉瓷“釉具五色,艳丽绝伦”,以蓝色乳光釉和窑变色彩为其最重要的特色。蓝色乳光釉中较淡的称“天青”,更淡的称“月白”,色较深的则称“天蓝”,都具有荧光一般幽雅的色泽,其色调之美,妙不可言。钧窑瓷的紫色有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皮紫、朱砂红、丁香紫、红露、火焰红等漂亮的颜色。这是因为钧窑用铜的氧化物作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了铜红釉。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
西安仪器 | 天津生物科技 | 河南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