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永利总站服务探测科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 133-1692-8767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与石门县皂市遗址出土大量原始陶器

发布时间:2018-04-02 人气:

  江汉地区这个地区出土的原始陶器的地点有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与石门县皂市遗址下层,年代均为距今8000~7000年。陶器的制法采用泥片贴筑法,胎中掺和有稻壳或稻谷,胎呈黑色或深灰色,但器壁内及外表却呈红色,工艺较原始,器形不甚规整。器表饰有绳纹、剔刺纹、戳印纹、刻划纹和镂孔等。器类主要是不同形式的罐,其次为盘、盆、钵与支脚等。罐类中有小口高领、圆腹圜底、肩置一对月牙形器耳的,造型较有特色。皂市遗址下层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要陶系,纹饰以交错绳纹占多数,也有篦点纹与戳印纹,出现了光亮的红色和白色陶衣,器类有双耳罐、高领罐、圈足盘、釜、杯、钵、支脚等。其双耳罐的肩腹部剖面呈弓状曲线,腹下部外鼓后急收成小平底,颈侧置一对称环形耳,造型奇特,较为罕见。值得重视的是,彭头山遗址发现的陶片中夹有稻壳和稻谷,清楚地表明中国在8000年前已存在稻作农业,并表明江汉地区是稻米的发源地。

  南方地区这个地区包括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原始陶器分布较广,比较重要、年代也较早的有: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年代为距今12500~11400年;广西邕宁顶狮山遗址,年代为距今13860~12970年;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遗址,年代为距今12000~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与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年代均为距今7000~6000年。这个地区原始陶器的一个共同点是,都以饰有绳纹的圜底釜或罐作为主要器类,陶质粗松,火候较低,陶色不纯,均系手制,但在陶土的羼和料、质地、器物的造型与纹饰的形式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甑皮岩洞穴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要陶系,火候特低,烧成温度仅约680℃;陶器表面除平素面者外,装饰有绳纹、划纹、篮纹和席纹等,以绳纹最为常见;器类有圜底釜、钵、罐、瓮与少数三足器。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器均为质地粗糙的夹粗砂红陶,陶色不纯,呈现出红褐、灰、黑色的斑块,内壁凹凸不平;纹饰以绳纹为主,有的在绳纹与圆窝纹上涂朱,也有的在绳纹上再刻划方格纹或菱格纹;器类简单,多属直口或侈口的圜底罐;较为特殊的是在陶器的内壁普遍印有绳纹,这可能是制陶时器内使用附有绳纹的衬垫工具所留下的痕迹。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要陶系,即在陶土中掺入黑炭末作为羼和料,在陶胎中可看到木炭的晶粒,吸水性很强;器表饰有绳纹、刻划纹、动物形与植物形纹等,部分陶器有镂孔装饰,有一组由花瓣纹、谷穗纹与鱼藻纹组成的复合纹样,极为罕见;羊、猪与形似蜥蜴的动物陶塑品,形象生动逼真;陶容器以釜、罐占多数,钵、盘次之,少数为器盖、杯器座、盂、支脚等;陶釜口部有敛口、敞口、盘口之分,短颈斜肩,圆腹圜底,肩腹间有一周突脊,口、颈、肩、腹之间都有明显的棱角,有的在腹部置对称鋬,有的在口沿下附一鋬一耳,有的在腹部附鋬、耳各一个,部分釜底留有浓厚的烟熏痕迹,釜内残留有食物烧结的焦砟。釜是该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炊具。

  壳丘头遗址为福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陶器以夹砂陶为主要陶系,用粗砂与贝屑为羼和料,质粗松软;陶色不纯,同一器物呈现出灰、黄、黑、红色等多种陶色,表明当时烧陶技术较原始,还不能很好地掌握火候;制法为手制,器内壁留有衬垫工具留下的凹凸不平的垫窝;器表装饰有拍印纹、压印纹、刻划纹、戳点纹等,拍印纹以麻点纹与绳纹最有代表性,压印纹是利用贝壳边缘的齿纹直接压印在陶坯上,称为“贝齿纹”,刻划纹多为由双线或多线组成的几何形纹,戳点纹多左右连续成行,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与三角形等不同形式,也有集压印、刻划、戳点纹于一器的多纹样装饰,器类除陶纺轮与支脚外,还有圜底釜、罐、盘、碗、壶与圈足器等,釜、罐约占陶器总数的三分之二。饰有贝齿纹的圜底器是这里最富有特征的器物。贝齿纹普遍见于中国沿海地区的贝丘遗址,它是一种具有地区特色的纹饰,表明这一文化的居民还经营捕鱼业,有的制陶者也许就是生活在海边的早期渔民.

推荐产品
13316928767
西安仪器 | 天津生物科技 | 河南生物 |